在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与风险挑战的2025年上半年,哈尔滨银行(6138.HK)以 "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" 的协同提升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。截至6月末,该行总资产达9,275.28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1.23%;实现营业收入73.86亿元,同比增长2.59%;归母净利润9.15亿元,同比增幅达19.96%,利润增速显著。 阅读量:10876
在金融科技浪潮中,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关乎生存的技术革命。招商银行 2025年中报披露的"AI First"战略与44.44亿元信息科技投入,折射出行业对大模型技术的集体押注。然而,当头部机构砸下数亿构建全栈体系,中小银行却在算力鸿沟与数据孤岛中挣扎——这场AI竞赛的胜负手,究竟藏在技术路线的选择里,还是生态协同的智慧中? 阅读量:12022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认真落实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金融监管总局围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部署要求,结合当前形势和实践需要,对《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(试行)》进行了修订,形成《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并印发实施。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,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金融监管总局、中国证监会、国家数据局、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。
近年来,中国金融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实力,尤其是银行业。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,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资产总额已达到439.5万亿元,继续稳居全球第一。这一成就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也彰显了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、推动经济转型方面的重要作用。随着我国银行业的总资产稳居全球首位,新的经济形势和挑战催生了银行业的新使命。
在全球金融市场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,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。作为中国银行业“走出去”的先锋,交通银行充分发挥其综合化经营与全球化服务的优势,不仅在国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,更是积极拓展国际业务,助力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与普及。
2024年三季度末,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的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,金融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,为四季度的收官之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在当今社会,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承担着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角色,更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。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《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3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,揭示了银行在推动社会进步、促进经济发展的多重责任。
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,外贸新业态如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和海外仓等逐渐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。中国银行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,紧跟时代步伐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,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,助力外贸新业态的高质量发展。
党中央始终强调,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,必须保持高压态势,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。通过对高管的严肃处理,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:无论职位多高,违纪违法行为都将受到严惩。这不仅是对腐败分子的警示,也是对广大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,促使他们增强廉洁自律意识,坚守职业道德。
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转型与发展,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。中国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黄建勤在2024金融发展年会上指出,普惠金融在中国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形成了一个多层次、广覆盖的服务体系。
在当前经济环境下,民生银行的最新动态彰显出其积极的战略布局和对未来的信心。11月18日晚,该行宣布新希望化工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增持股份,标志着民生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自信再度增强,这也是今年内第二起银行股被举牌事件。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民生银行的股东结构,也为银行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近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再次重申了“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”。这一表述并非偶然,而是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及央行的政策导向。
交通银行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之一,具有116年的辉煌历史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,交行不仅是探索者,更是实践者,积极推动着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合作。张宝江在讲话中提到,交行致力于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,尤其是在产业互补、基础设施建设、金融合作及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,这些都为交行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“金画卷”。